神召會屬五旬節宗派,歷史與神學根源均可追溯至一九零六年在美國洛杉磯阿蘇撒街開展的五旬節運動。過去半世紀歷史學家主要從四個進路研究五旬節運動:較早的護理進路(Providential Approach)將五旬節運動視作純粹神超自然的工作,獨立於其他歷史事件之外,同時間在世界各地爆發;這看法強調了五旬節運動的獨特性,缺點是忽略了運動發生時所處的時空,並其歷史根源。亦有學者循多元文化進路(Multicultural Approach),強調非裔美國人在五旬節運動中的角色。更有學者從功能進路(Functional Approach)指出五旬節運動的起源與持續是因其能滿足跟隨者的社會與經濟需要。近年來學者多傾向於遺傳進路(Genetic Approach),強調五旬節運動跟一系列十九世紀的宗教信念與運動的關係,並傳承著聖潔主義、醫治運動,並基要主義等的血脈。
五旬節運動最具特色的信仰莫過於對聖靈浸的強調。其實,基督信仰中沒有一個宗派會否定聖靈浸或其重要性,因這名詞所表達的經歷實由施洗約翰提出,亦經主耶穌及使徒彼得引用,只不過彼此對經文的詮釋有所不同。聖靈浸一詞在十九世紀的基督教中開始流行,因聖潔主義中人如約翰.弗萊齊(John Fletcher)採用這名詞來表達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所強調的「二次祝福」—全然成聖及生命中罪根的滅絕。然而,五旬節運動早期領袖查理.巴罕(Charles Parham)認為,聖靈浸是信徒得救以後的另一繼後經歷,以講出方言作為首次外在証據。有異於聖潔主義者,五旬節運動似乎較傾向凱錫克運動(Keswick Movement)的得力觀點,認為聖靈浸的首要目的是讓信徒得著能力,在世間上作耶穌的見証人。
與此同時,查理.庫利(Charles Cullis)、宣信(A. B. Simpson)及哥頓(A. J. Gordon)等人對神蹟醫治的強調,尤其宣信提出「四重福音」中基督是醫治者之觀念,對五旬宗的教義與信仰實踐,留下深遠的影響。在末世論的立場上五旬節運動接納基要主義的前千禧年論而拒絕後千禧年論,認為人世間將變得越來越黑暗,敵基督出現,主基督在七年大災難後再臨,開展地上基督與聖徒統治的千禧年國;信主的得永生,不信的永遠沉淪,人類唯一的盼望就是聽信福音。故此,五旬節運動雖認同教會有著其社會責任,但一般更重視廣傳福音,使萬民作耶穌的門徒。
五旬宗教會乃指從五旬節運動發展出來的宗派,與一九五九年後在美國主流教會開展的靈恩運動及上世紀八十年代影響福音派教會的新靈恩運動(舊稱第三波)在教義及信仰實踐上頗有不同,故雖相似,甚或可說有源流關係,但仍不應視作等同,或一概統稱為靈恩派。五旬宗教會亦可按其神學立場分為「二步恩典」(聖靈浸為得救的繼後經歷)的神召會及四方福音會;「三步恩典」(得救、成聖然後聖靈浸)的五旬節聖潔會及較罕為人知、教義甚具爭議性的「一步恩典」教派(相信得救、成聖、聖靈浸同時發生;由於他們亦相信方言作為聖靈浸的首次外在証據,故錯誤推論沒說方言者未曾得救。他們亦堅持單奉耶穌的名,而非奉父、子、靈的名施浸)。